“三少一多“,急诊科这样做

2019-12-10急诊科


为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到实效,急诊科党支部以患者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利用科学管理工具,深入贯彻为民解忧的初心,以医院党委倡导的三少一多为切口,自查自省,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改善了急诊患者就医体验,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流程管理 让无效流程少一些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医院的前沿阵地,冬季来临,患者日益增多,近日来急诊每天平均就诊人次达700余次。由于急诊科就医人数较多,很多患者都是初次就医、不知道具体就医流程、对急诊各诊室、检查室不熟悉,很多患者及家属总是把时间浪费在寻找诊室和检查室之间,经常错过就诊和检查时间,延误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少跑一站,无效流程少一点:流感高发季,各类人员尤其是学生患者增多,每天都有将近几十人进行流感检查或者复查。我们认真分析患者就诊流程,最终将流感检查开具点直接设在分诊台旁边,免去先到医师处开具检查的无效流程,使患者少跑一站。分诊后,先进行常规检查,等检查结果出具后将报告单给医师,进行下一步处理。

少跑一趟,患者感受好一点:由于未实现电子病历,当班医师无法获知患者就诊时情况,因此诊断间就诊的患者需要等待首诊医生上班,才可以开局病情证明。而急诊倒班频繁,患者往往需要多跑一趟才能找到首诊医生。为了让患者少跑一趟,科室医疗组召开组间协调会,规范了医疗诊治流程,确定由当班医生为患者开具病情证明。少跑一趟,患者满意多一点。

精细化管理 助力患者安全多一点

急诊导航护士,让通道更快点。每个责任组设置急诊导航护士岗位,对抢救室进行胸痛、卒中患者进行持续关注,如转入时间,处置时间,检查时间,出入室时间等,抢占两类疾病的救治时间,保障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质量建设,使绿色通道更通畅。急诊导航护士参与患者后期疾病的追踪管理,形成管理闭环,促进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专职处置岗位,实现一站式服务。处置室设置专职岗位,为检查、采血、导尿、心电图、换药等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无需患者来回奔波于抢救室、外科诊断间、处置室、收费处等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设立24小时巡诊岗位,实现分级诊疗。通过设置24小时巡诊岗,动态观察三四级候诊病人病情变化,发现病情突变可以及时处理;在急诊儿科进行24小时分诊,一方面维持就诊秩序,缓解家属焦急情绪,另一方面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应急急救知识,履行社会公益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岗位的设置,均未增加额外的人员,而是对现有岗位职责进行梳理、整合、细分,对岗位进行精细化管理。

人文关怀  让急诊下来

由于流感爆发,科室为患者准备了免费口罩、免费纸杯。一方面保护患者,避免流感传播,另一方面,提供纸杯和开水,让患者在严寒的冬季心里暖起来。一声声主动的询问:您要纸杯吗?”“来,给孩子戴个口罩吧,为患者提供了便利,让患者倍感温暖。患者笑容多了,我们心里暖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所有的一切,回归医学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