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退缩的医生

2018-06-04肿瘤科

作为一名肿瘤科的医生,上临床近两年,最大的感触还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看到患者家属落泪,眼泪还是止不住,我好希望我的病人都能好起来,能正常生活下去。

将心比心 把每一个病人当作自家人

2018年5月的某一天,我和往常一样上班,收病人、安排治疗……

但是这一天我收到一名从血液内科转来的原发中枢型弥漫大B淋巴瘤的患者,非常的年轻。得到上级医生要尽快为患者放疗的指示后,我以最快的速度给患者安排放疗前准备。

按照正常时间,放疗安排是一周的时间。而为了这位患者,我积极联系放疗室,第二个工作日便安排了患者拉膜、扫定位CT。为了等结果,我一直等到晚上九点。

再次讨论、修改靶区、做计划、复位……我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的就是让患者早一点接受治疗。

受再大的委屈也不放弃患者

患者的母亲没有文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得了什么病,一方面催促我们赶紧治疗,一方面认为我们在骗钱。多次沟通都被她打败!

由于患者已经离婚,放疗同意书必须由其母亲签字,经过很多次的沟通,这位母亲内心一直是抗拒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放下手中的事情,围着她解释了一上午。真的,作为医生我只希望我的患者能得到应该有的治疗。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母亲在放疗同意书上按下了手印。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我都要坚持

我长出一口气,却不能松懈。下午便安排患者进行复位,然而困难总是比想象来的更快。

由于肿瘤的压迫,患者四肢要不停动,根本无法配合放疗。

给予患者约束带,第一次失败!

返回病房给予脱水、镇静再安排复位,第二次失败!

多次尝试及安慰患者,均告失败!

无奈之下,我失落的带患者回到病房。

我不能放弃,我一定要再试一试,再次将患者推回到放疗室,也许是因为头膜筐着不舒服,不要头膜,又一次失败!

我再一次失落的将患者推回病房。

哪怕只能为患者争取到百分之一的希望,我都要去试一试。为患者挽回生的希望,是医生的职责所在!

第二天,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提前15分钟来到病房。患者的母亲告诉我:“看你们医生也是办法想尽,实在不行,我们就回家吃中药吧”。

谁都知道,这个患者要是这么就放弃治疗的话,生存期就很短了。他还这么年轻,我不忍心就这么放弃了,尽管得不到他母亲的理解,我也特别想为他搏一把,因为这就是医生的职责所在。

晨会上主任杜小波把该患者拿出来讨论,集思广益,希望大家能想到什么办法。让患者坐着舒服的椅子上做放疗,也许患者就能配合。试试输液的椅子,赶紧带着患者去试了一下,果然患者可以坐在上面20分钟不动,我心里瞬间燃起了希望。我和主任杜小波量好了椅子的长度和宽度,一起去放疗室实地考察是否可以放下椅子,再把把椅子从病房搬到了放疗室。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患者坐上去椅子无法固定,且位子较低。我们再次寻找东西可以垫高患者的位子,去急诊输液室借了一个可以固定同等型号的输液椅,于是我就成了女汉子,和工人阿姨一起从三楼把椅子搬到负一楼的放疗室,椅子的重量可能有好几十斤,平时不锻炼身体的我满身大汗。

安放好椅子患者坐上去、调整好患者位置、固定好,在紧张的期待中,所有人都在外面看着监控,一有问题马上进去处理。患者总算完成了第一次照射,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的开心。

医生的心,恰如一块璞玉,外面冰冷朴拙,里面温润细腻。

第一次为了一个患者,出动了几乎放疗室的所有医生,而且主任也跑了无数趟,放疗室平日里的工作都是超负荷的,每天加班到很晚,为了这个患者也是多花了很多倍的时间,但是我们团队没有放弃他,只为让患者能得到治疗。只希望他好起来。

从放疗室回病房的路上,主任一直说:"从这件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遇到事情不能退缩。"尽管家属再怎么不理解我们,我们也应该对患者负责,不放弃一切可能的办法,只要有心,一定能想到办法。读研近两年,遇到一个很好的人生导师,一个很好的团队。我是最幸运的那个学生。俗话说:"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我的导师教会我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做人的准则。感恩我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