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名医务志愿者 一天献血3万毫升 志愿服务延伸至每个角落 让更多市民受益
2012-08-20宣传科
8月20日上午,市中心医院在生命广场开展了大型志愿者活动日,内容包括义务献血、健康知识讲解,宣传医院预约挂号住院、打击医托、导医导诊、门诊医患沟通等活动,详细为市民讲解了医院相关的流程和知识,将志愿服务延伸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落实到患者实实在在的需要上。
医务人员义务献血
为缓解市中心血站血源紧张问题,确保临床医疗用血,市中心医院多次组织志愿者参与献血活动。8月20日上午,在门诊大厅内,150余名医务志愿者排成长队,市中心医院院长王东作为志愿者带头进行无偿献血,当天献血共计3万多毫升。
韦林川是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每次都参与献血活动。“作为医务人员,我知道这个义务献血对身体是没有损害的。”韦林川表示,献出自己的鲜血,可以拯救病人的生命,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在献血登记处发现,8月20日是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王晓莉的生日,她说在今天献血显得特别有意义,也算送给自己的一份生日礼物。王晓莉主任献完血就急忙赶往手术室,她还有两台手术要做。据悉很多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都在义务献血后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为病人服务。
如何预约住院
住院病床紧张是近年来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2011年10月,市中心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出预约住院服务项目。
据市中心医院医保科科长王安民介绍,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床位非常紧张,不少患者经医院检查后,这才发现没有床位入院,只得四处奔波和等待,给患者带来很多麻烦。医院结合病人需求,推出了预约住院服务项目,目前受到病人的普遍欢迎。预约挂号住院就是指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其术前检查,可以在住院前两周内在门诊进行,而相应的费用则纳入该病人当时的住院费进行报销。
王安民说,这项举措大大缩短了病人术前的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提高了床位的周转率,也节约了病人的费用和医保的基金。
如何避免医托
医托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火车站、汽车站、个别网站及周边旅馆,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据市中心医院保安队阎队长介绍,医托常用伎俩就是对患者谎称教授在外面坐诊,然后把病人骗到小诊所。“一般打葡萄糖液、中药,或者是冒充进口药这些高档药来骗患者。”
有人说,医托比病魔更凶险,稍不留神,就有患者掉进陷阱了。被医托所骗,轻则延误治疗,重则人财两空。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上医托的当呢?阎队长告诉记者,患者不要相信外面的陌生人,在医院来就诊。“医生都有号牌、有名字、有职称,我们要相信这种人,另外要按医院流程看病。”
医院志愿服务文化
据了解,市中心医院已建成“绵阳市志愿服务基地”,完善志愿者进入医院后的管理和安置等流程,目前已基本实现志愿者信息化管理;年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2000小时。在组织志愿者走进来的同时,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周末、节假日主动走出去到社区、工厂、院校、乡镇为群众服务,并经常在院内开展各类主题义诊服务,志愿服务文化精神已深深烙入中心医院人印记中。
市中心医院纪委书记曹建介绍,此次活动就是要让社会志愿者进入医院体验就医过程,为患者服务。同时,中心医院的医疗志愿者充分发挥医疗行业优势,服务市民。
市文明办副主任赵准视察活动时,评价此次活动是市中心医院的医疗志愿者充分发挥医疗行业优势,服务市民,让老百姓得到很好的实际利益的实实在在的举措,也有助于绵阳精神文明的提高。
学生志愿者体会意义
今天上午,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百余名医务志愿者为络绎不绝的市民答疑解惑——导医导诊、健康知识讲解、心理咨询……活动现场异常火爆。
当天,还有19名来自西科大的大学生也加入志愿服务中,他们主要在门诊为患者提供服务,包括导医、导诊、咨询、护送、协助填写病历、陪同取药、陪同检查、协助或辅导打印检验报告单、协助或辅导费用查询、健康教育、发放医院宣传资料等,医院自助设备使用辅导等便民服务。
“参加市中心医院的医疗志愿者活动,能让我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我也亲身体验就医的过程,深刻感受到医务人员的辛苦。”西科大志愿者洪兴告诉记者,做这样的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来给我们做志愿者的服务意识,第二医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服务平台来锻炼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我非常快乐。
“对患者来说,就是很方便我们就医,对看病难这些很有好处。”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对医院的流程不熟悉,如今开展的这些便民活动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