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身边事 市中心医院瞄准“三少一多” 解民忧
2019-11-07宣传科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绵阳市中心医院紧扣“为民服务解难题”,发挥窗口作用,梳理“上级点、自己提、下级报”三张责任清单,有针对性确立“三少一多”模式,确保主题教育有声有色、实实在在。
让老百姓少跑一站
患者进入医院后,一般都要经历挂号、询诊、收费、检查等环节。遇到不熟悉医院布局,又不习惯看院区分布图的患者,往往易分不清东南西北。
为此,绵阳市中心医院通过微信实现的“精准导航”功能,患者就医可以通过该系统自动引导到就诊、检查、检验、收费等窗口点位,再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地方而晕头转向,极大地方便患者就医。
随着技术的进步,医学亚专业越来越细化,然而对于患者而言,麻烦就来了,究竟该挂哪个科室那个医生的号,往往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一“堵点”,医院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智能问诊系统。它通过一系列全面和有序的问题,使患者在就诊前就能对病情做出适当评估,进行自我护理,在就诊后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指导。患者只要按照提示做几道选择题就可以初步知晓自己患了什么病,可以挂哪个专业医生的号。
为了让患者少跑路,医院更新诊疗理念,聚焦“以病种为中心”,打造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譬如,针对眩晕患者,医院开设绵阳地区首家眩晕门诊。派出医务人员到全国先进的眩晕中心学习,并结合绵阳实际情况,优化相关流程,由神经内科和耳鼻咽喉科医生组成MDT团队,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开设实行全天候门诊。针对关节疾病,骨科脊柱病区党支部牵头组织骨科、免疫、康复等6个党支部,成立了“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骨与关节疾病防治中心”,创新开展了MDT整合下的工作,实现了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让患者少跑一站,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让老百姓少等一天
看病贵看病难,其中最难莫过于住院床位的“一床难求”。作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服务人口上千万,优质的医疗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高精尖”手术和便捷流程为依托,着力推进“日间手术、日间病房”在全院的铺开。
通过不断完善术前评估流程和术后随访系统的流程,更新手术室条件和设备,组建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打造出一条畅通的“日间手术”通道。将“日间手术”不断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常态化,降低住院治疗费用,有效提高床位周转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解决更多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区域内的群众带去了良好的就医感受。
与此同时,内镜中心、超声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做到中午不停诊,也不以正常时间下班,以做完最后一名患者检查为准,确保患者当天检查当天完成。
让老百姓少痛一点
无可否认,来院就医的患者往往伴随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楚。舒适化的诊疗体验变成医院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全力打造“无血、无痛—快速康复病房”,让病不再“痛”,让愈后不再漫长。每一台手术前,医师都会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进行术前指导与教育,都会认真的进行科室术前讨论从而选择最佳的诊疗方案。采取多模式镇痛方法,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血液与疼痛的有效管理,减少手术的创伤应激、降低手术的并发症,使患者获得加速康复进程的效果,同时又减少医疗费用。
在不断提升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等技术的同时,医院还紧盯医疗技术前沿,不断推进介入微创无创治疗方案的落地。引进被称为肿瘤“绿色治疗”手段的“海扶刀”,整个治疗无创伤、无痛苦、无需麻醉,无放、化疗的副作用,疗效确切,定位准确,不损害正常组织器官。让绵阳市的患者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微无创治疗福音,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费。
与此同时,医院还致力于“阳光医院”建设,通过“医疗小丑”、心理门诊等多种手段,让就医舒适感、尊严感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为广大患者带去了精神慰藉。
为健康多做一点
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全院职工积极开展“扶贫日”捐款活动,用以在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开展健康促进计划,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卫生村“健康户”、“健康之星”创建评比活动,促使贫困村成为美丽宜居的卫生村落。帮助贫困村销售农副产品,出资购买生活用品、文体活动用品,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看望100余户困难群众和失地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医院定期开展扶贫志愿义诊服务,定期开展上门服务、电话随访、医患联谊会等活动,解决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与此同时,医院还派驻多名干部援彝援藏、驻村进行帮扶。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医院已有21支志愿服务队,包括7支党、群、团志愿服务队,9支专家志愿者服务队,5支院外志愿者团队。主要开展义诊巡诊、无偿献血、健康讲座、社区服务、门诊服务等志愿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志愿者文化理念深入职工心里。
“三少一多”,说到底都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医院将自始至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秉承“崇尚生命与科学”的核心价值观,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努力实现“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职工受鼓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