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

2017-12-22骨科

目前在我国,不明原因的肩痛多被武断地诊断为“肩周炎”,导致临床上大量肩痛患者被误诊误治,甚至造成病情恶化。

真正的“肩周炎”专业名称是冻结肩,仅占所有肩部疼痛患者的20%左右,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而余下的80%肩部疼痛患者并非“肩周炎”。因此,不应把“肩周炎”作为各种肩痛病因的“垃圾桶”。从而耽误治疗。

真正的“肩周炎”及冻结肩,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只要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及予以适合的对症治疗就可以了,持续时间1-1.5年,患者一般可以痊愈。

肩关节镜

什么是关节镜手术?

肩关节镜是如筷子般大小的纤维光学设备,直径4mm。手术时通过5mm的皮肤切口进入肩关节,通过线缆把清晰的肩关节内的组织结构投射到高清显示器上。医生就可以在关节镜视野下进行肩关节疾病的手术治疗。

02

肩关节镜的优势

(1)切口小,感染少、皮肤瘢痕极小。
  (2)手术创伤小,手术安全可重复手术。
  (3)一次关节镜术可同时治疗多种疾病。

(4)适应证宽,它适用于关节内的各种各样病变。禁忌症少,如身体条件差不能行常规手术,但不一定禁忌关节镜手术。

肩关节镜因为通过微小的切口就可以获得高清的视野,所以可以更加明确的诊断肩关节内的病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手术风险远远低于切开手术。

以前为了诊断和治疗肩关节的疾病往往需要切开肩关节,术中出血多、视野模糊、手术损伤神经肌肉可能性很大,而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并遗留难看的伤疤。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手术疗效,一般分为3个阶段。

01

第1阶段:

术后1~4周,对于无肩袖损伤者,不需制动,用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颈部,保持上臂体侧下垂于肩关节中立位。给予有效的镇痛以保证术后康复锻炼的顺利进行。

术后1d可进行手指的握拳、伸指及腕关节屈曲和背伸练习;肩关节被动活动,如前曲、体侧外旋、外旋90度外旋、钟摆等动作。肩袖完全破裂者术后3周起进行主动锻炼,并逐渐增加力量锻炼。

术后4d可做肩关节内收、外展、内旋。3周后开始进行肌力训练,如仰卧位三角肌训练、耸肩、“扩胸”以及内外旋等长训练。

02

第2阶段:

术后5~8周,撤除前臂吊带,可做超过头部的轻度动作,肩关节助力活动如棒操、滑轮、肩梯训练;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活动;站立位三角肌训练;本体感觉训练。

03

第3阶段:

术后9~12周,开始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着重进行抗阻力肌力训练,如Therahand、训练球、站立位哑铃凳,体育运动最好在术后3个月后逐渐开始。

上述锻炼方法并不能适合用于所有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酌情改变整个康复计划。

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时,每天应尽可能做5~6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进行锻炼前可对手术侧肩关节进行充分的热敷以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锻炼后肩关节进行冷敷,以利于消肿。

病人一般在手术后3~4天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一般需要在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时复查,以后没到术后整年时复查一次。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并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训练患肢功能,如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逐步达到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