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开学综合症?
2014-04-17中心医院
一、什么是开学综合症
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心理学称之为“开学综合症”。又叫“开学恐惧症”。
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
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行为上表现为:拖延(起床、吃饭)、懒散
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的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及时发现、正确面对、家校合作、及时治疗
开学时,家长要做到与老师密切联系,对于已经出现了不良症状的孩子,老师与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对症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疏导;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对孩子所担心的问题说出你的看法和态度,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减轻其内心的压力;家长切忌表现出紧张和过度担心,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状。
治疗中家长还要注意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其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保证孩子上学期间有足够的精力投人学习。假如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家长应予理解并给以适当的监督帮助,让孩子的心理逐步从“放假”中脱离出来。
对于“重症患者”,
面对“开学综合症”,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发现,“开学综合症”的出现,积极心理暗示起到关键的作用。学生如果意识到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又想到可以与同学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一些,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认为自己将有更成功的一年等等,都有助于其树立信心,放松心情,以接受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期。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不良症状降到最低。
出诊心理咨询师简介:
唐毅: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四川省应用心理专委会委员
西南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督导专家
EAP高级培训师(讲师);
广播电视报刊特约心理评论专家
国际中华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际莫尼卡人道主义金奖获得者
擅长亲子教育、企业培训、婚恋咨询; 在家庭系统排列、催眠治疗、沙盘治疗、绘画治疗、意象对话、整合训练、笔记心理学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专研。
心理专科门诊时间:
每周一下午、周二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