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带头人

2022-12-08

① 石金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项目总工程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学会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会理事长,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加速器辐射防护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核学会理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编写专著一部。

② 李小安,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抗癌学会肿瘤与微生物态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科研出版工作委员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主持(参与)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本。

③ 何小中,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与脉冲功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带电粒子加速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研制工作,负责研制用于制备PET医用同位素的内离子源质子回旋加速器,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该种加速器,掌握了束流动力学设计、高精度磁铁设计与实现等多项关键技术。负责精密X光无损检测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及高重频42 keV-XFEL加速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Phys. Rev. Spec. Top- Ac.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10项中国专利。

④ 杨宇川,硕士,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同位素技术与应用研究室主任。组织开展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医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药物的能力建设、技术研究、资质申领、产业化推广、核医学研发转化合作平台建立等工作。成功推动实现碘化钠口服液的批量生产及其在国内多个医院的推广应用国内首次研发成功177Lu并实现临床应用,促进了医用同位素自主化;组织多项多肽、抗体类抗肿瘤靶向放药的研发。现任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同位素分会常务理事,核医学分会理事,四川省核技术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⑤ 杨夏,博士,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同位素技术与应用研究室放射性药物创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放射性标记肿瘤靶向药物研究、高分子生物材料研究和药物传递载体的设计与开发。重点关注靶向多肽及单抗类药物前体设计修饰,各种生长因子(亲水)或抗癌抗炎药物(亲脂)的传递,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开发出无害并快速交联的水凝胶生物材料,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药物体外体内性质研究,放射性治疗药物疗效评价及临床转化等。主持多个国家级、省级基金及科技项目,先后承担韩国、欧盟多个政府科技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⑥ 陈正国,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三届核医学科医师专科委员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绵阳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绵阳市核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公开发表论文26篇,获南京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绵阳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绵阳市医疗技术最佳促进奖三等奖1项。

⑦ 张舒羽,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杰青,中国核工业集团(原核工业部)菁英人才。长期从事核辐射损伤机理与治疗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军委科技委国防先导项目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5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2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奖励等评审专家。

⑧ 吴岱,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加速器及应用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主管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物院十所部分)绵阳市闪光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方向包括常温与超导电子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FLASH放射治疗、超大功率极紫外光刻光源、工业CT、太赫兹技术及应用等。主持或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科工局重点项目、中物院重点项目、中物院创新基金等,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美国物理协会《Physical Review Special Topics-Accelerators and Beams》杂志审稿人、《强激光与粒子束》编委会委员、《定向能研究与发展》编委会委员。

⑨ 杜小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第三届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放射治疗)。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常委。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得四川省卫生厅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四川省卫生厅医学科技三等奖3项,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绵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5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放射治疗的基础与临床,FLASH放疗装置和技术研发团队一起搭建了全球首个X线FLASH放疗研究平台,相关研究在美国放射肿瘤学会第63届年会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公开发表30余篇SCI论文,担任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⑩ 蒋涛,主任医师,教授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健康信用分会常委,中国医院管理奖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医院标准化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绵阳市心衰中心联盟主任委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绵阳市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⑪ 段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核学会会员、中国核学会核物理与放射化学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核学会理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防科工局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国防特色学科带头人,核废物资源化与污染治理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环境放射化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防科工局乏燃料科研专项等国家级项目10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无机材料学报》、Angew. Chem. Int. Ed., Chem. Eng. J., J. Am. Ceram. Soc.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专利授权24项(国际专利3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⑫ 聂小琴,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中国核学会会员,担任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超铀核素辐射防护分会理事,四川省核学会核设施退役及三废治理分会理事。担任ACS Sustain. Chem. Eng.Appli. Surf. Sci.Environ. Sci. Pollut. R.Ecohydrol. Hydrobiol.Int. J. Phytoremediat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核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放射性废液深度净化方面的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级项目10余项,主研美国能源部、国家重点研发及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参编英文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12项。

⑬ 涂文玲,医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主要从事核辐射损伤的机理和治疗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计划项目等项目5项。近年发表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并列第一作者在Radiat. Res.、Front. Endo.、Front. Genet.、Cell Death & Dis.、Cancer Sci.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10篇。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⑭ 高峰,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绵阳市中心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临床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肿瘤学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传播学会癌症防治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传播学会头颈部肿瘤专委会常委等。主要研究领域为FLASH放疗正常组织保护机制以及FLASH放疗触发条件的探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美国放射肿瘤学会第63届年会上就放射治疗相关研究进行口头报告,并发表摘要至Int. J. Radiat. Oncol.(红皮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