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生命与健康守护 2019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02-11宣传科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正是阖家团圆之时,而绵阳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春节期间默默坚守岗位,这里没有热腾腾的年夜饭,没有热闹的春晚,但这里有故事、有爱、有温度……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市中心医院入院1030人次,手术108台,门急诊接诊17345人次,其中,急诊接诊8665人次,危重患者390人次。

坚守是义不容辞的选择

从2014年到医院,今年是古俊晓在急诊科度过的第5个春节,与往年不同的是,他的宝宝在春节前出生了,谈到自己的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宝宝古俊晓更觉亏欠:“每到春节,急诊特别的繁忙,每年的春节都是和同事一起度过的,不能陪伴家人,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是特别的理解,在新的一年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会用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

王金凤是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年初六自己的父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被紧急送到医院后,下了病危通知书,她才知道自己父亲病重。家人知道她工作忙,隐瞒了病情没有告诉她。“作为子女,没能关心到我的父母,我觉得很不孝”,谈起父母王金凤有一丝哽咽,“新的一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父母健康,能多点时间陪伴他们。”

年初六,是急诊科护士蒋宁宁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她的婚礼。急诊科的护士姐妹为了她的婚礼主动和她换班,承担起春节期间的值班任务,急诊科护士杨丽说:“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科室是个大家庭,并肩作战的我们更像家人。”

每一个坚守的背后,都写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医者情怀,都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坚守是义不容辞的选择。

拯救大脑 除夕夜与时间赛跑

除夕夜,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电话响起,一位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1小时”入院的86岁老年男性患者,NIHSS评分19(伴凝视),卒中中心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后头颈部CTA提示大脑中动脉闭塞,给予桥接取栓治疗,现患者已转入病房继续治疗。

脑卒中救治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治,脑卒中一旦发生,治疗是否及时,直接影响预后。2月4日,除夕这一天共有6名脑卒中患者,在我院得到超早期的救治治疗。神经内科主任陈忠伦说:“年三十凌晨到晚上11点多一直在手术室忙,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少一分延误,多一分康复,为了患者的康复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神经内科住院总蒲明军说:“从来没有这么忙,大家都非常的辛苦,真的是非常的累,但是看到患者被成功的抢救,我们是很开心的。”

新年遇见新生  70名“猪宝宝”诞生

随着一声声清亮啼哭,2月5日0时3分,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诞下了医院的第一个金猪宝宝。“恭喜你们,母子健康,是个大胖儿子,3500克!”“太好了,我当上爸爸了”,得知儿子顺利出生,又是全院第一个猪宝宝时,新手爸爸欣喜地掏出手机,给可爱的儿子拍下第一张照片。

初一,产房里,产科护士长彭琳与同事给宝宝收拾完毕,立即让她和妈妈来一次“亲密接触”,屋内母子温馨的场景也打动了医务人员。去年除夕,也是彭琳带领着她的护士妹妹们坚守在一线,“过年值班对于产科医务人员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彭琳一脸笑意,“虽然产科的医务人员往往不能回老家过年,但这个的工作岗位上里也能获得浓浓的成就感,可以分享迎接新生命的幸福!”在他们看来,助产士就是一双手托起两条命,责任重大。在他们看来,他们也是最幸福的人,能够分享每一位宝宝诞生时的幸福。

一碗热腾腾的抄手送进病房

“王爷爷,新年好,今天感觉怎么样?今天大年初一,晚上想吃点什么?”重症医学科责任组长何秋宏笑着问王爷爷,“好多啦,多亏你们部分白天晚上的照顾,我想让我的家人给我送一碗抄手来。”88岁的抗战老兵王爷爷说。

为了让王爷爷吃上心心念念的美食,何秋宏小跑着到了办公室给王爷爷家人打电话,可是却被告知不能来。大年初一头一天,还有哪里能煮一碗抄手呢?何秋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医院食堂打了个电话,还好医院食堂能送来,“请一定煮软一些,”何秋宏不忘叮嘱食堂。晚上6点,一碗热气腾腾的抄手准时送进了病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一个微小的举动,却犹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

家人放弃治疗 爱心带来生的希望

儿科,夜班护士文小金发现原本活泼开朗的晴儿一声不吭,问话也不回答。经过了解才知道,因为经济原因,家人准备放弃治疗。晴儿是一名白血病患儿,经过治疗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目前病情稳定,坚持治疗有可能完全缓解。为了帮助一家人度过难关,儿童医学中心医护人员一边与晴儿爸爸沟通,一边联系水滴筹平台帮忙筹集善款,捐款发起后,就得到了医院很多医护人员的积极响应。新年到了,儿童医学中心血液专业组的医护人员为晴儿送去了礼品和慰问金,鼓励孩子勇敢战胜病魔。“希望有更多的人帮助这个家庭,让晴儿早日康复。”护士长王晓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