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地震丧子 如今喜得千金 53岁高龄产妇顺利分娩

2017-11-03宣传科

11月2日,是53岁的产妇张某剖腹产后的第三天。在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病房内,这位在绵阳市妇产科界历史上最大年龄的高危产妇身体状况恢复良好,神采奕奕地向记者讲述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

1986年,当年22岁的张某自然分娩生下一男孩,如果没有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张某的生活轨迹会与绝大多数家庭一致。然而,正当成年的儿子却在那场地震中丧生。绝望、无助、彷徨,再到坦然面对重拾信心,一路走来,张某克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心路历程。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后的张某,52岁顺利怀孕。

张某怀孕后,便一直坚持来到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定期孕检,这是她为自己未来幸福的重要保障。然而,52岁高龄产妇的怀孕经历却像预料中那样并不平静。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疾病一股脑的向她袭来。在门诊,意念坚定的张某在妇产科副主任、潘长清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孕期检查,对症进行预防干预,将孕期风险尽量降到最低。“怀胎十月”,腹中的胎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和张某的尽心呵护下顺利成长。

10月30日,临近分娩的张某住进了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显示,张某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子宫肌瘤,同时生产过程中高概率发生产后大出血、胎儿缺氧等症状。在详细地与张某进行术前沟通后,潘长清副主任召集医护人员进行多次会诊讨论,仔细制定手术方案,将手术中的每个风险点都制定了完备的应急预案。10月11日下午,张某被推进了产房实施剖腹产。术中,预料中的产后出血如期而至,不过在医护团队的处置下,只成为了手术中的一个插曲。约1个小时后,一个健康足月7斤的女婴呱呱坠地,这例绵阳市妇产科界历史上最大年龄的高危产妇剖腹产手术获得成功。

张某娓娓道来的讲述和乐观开朗的精神时不时的引得医护人员开怀大笑。张某深有感触的说道:“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有家人的鼓励和医生的照顾,我有理由和信心过好未来生活的每一天!”

【延伸阅读】

生孩子就像鬼门关走一遭,这话用在高龄产妇身上更合适。二胎政策放开后,现在的高龄产妇越来越多,潘长清副主任提醒,高龄产妇一定要在正规大医院的医生指导下做好孕期及产前检查。

选择高龄产子,失独是一个因素,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忙事业等因素,有些高学历女性拖到40岁才铤而走险生头胎。潘长清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30岁之前,一般我们把35岁以上的产妇称为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比25到29岁孕妇高2—4倍,唐氏儿几率比35岁以下孕妇要高5倍,如果孕妇超过40岁,生唐氏儿的几率更高达五十分之一。35岁以上产妇比普通产妇自然流产率增加3倍,超过45岁妇女流产率可能会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