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批次房颤中心现场认证专家组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2019-09-02宣传科
8月31日,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吴立荣教授、王龙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崔凯军教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蔡琳教授组成的中国房颤中心现场认证专家组深入我院对房颤中心进行检查督导。院党委书记书记王东、院长鲜于剑波、副院长蒋涛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与迎接检查。
会面环节,王东书记表示,房颤中心建设是我院充分展示整体协作能力和基层急救水平的重要指针,是反映我院医学模式和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他强调,我院自2018年11月被授予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后,积极动员全院力量,有力有序推进房颤中心建设,在房颤患者筛查与风险评估、综合治疗、血栓栓塞并发症治疗等方面规范化不断提高,与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形成联动发展。
鲜于剑波院长讲到,房颤中心建设事关全院、意义重大。我们充分整合多学科资源,全力支持房颤中心建设,为房颤患者提供针对性诊治方案,取得显著成绩。我们将把本次现场认证作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最佳契机,进一步推进房颤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优化不足之处,继续发挥好区域引领作用,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心血管内科主任罗彩东汇报了房颤中心建设情况,包括房颤急救中心、房颤门诊建设;房颤规范化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房颤中心数据库建设;规范化诊疗培训等情况。
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医院相关文件;日常管理流程手册、标准操作流程(SOP);房颤数据库数据建设管理质量等情况,并随机抽取住院病人病历,对房颤患者诊疗情况进行检查,并且深入科室病房现场,检查了急诊、门诊、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功能设置及管理流程。
最后,吴立荣教授代表检查组对此次现场检查和督导工作进行了总结。他用“规范、全面、细致”高度赞扬我院房颤中心建设,尤其是我院房颤筛查、数据填报、综合管理、房颤康复治疗等亮点工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延伸阅读】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新发患者不断增多,疾病负担逐渐加重,而我国现阶段房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在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长期管理等方面均有不足。国外的相关经验证实,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项目,提高房颤治疗的指南遵循率,可以有效提高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改善长期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