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科建设 服务百姓健康 院领导深入一线调研
2017-10-28中心医院
在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医院为提升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惠及民众,以推动科室学科建设为抓手狠抓服务质量,服务百姓健康。近日,按照院部例行部署,院班子成员纷纷深入一线科室,通过实地调研、谈话交流、讨论协调等方式,对全院各科室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科研教学等工作进行又一轮摸底,对科室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员工对科室发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听完儿科、放射科等调研科室汇报后,院党委书记王东谈到:医院作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这个平台,为学科建设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目前,大部分科室亚专业发展形式多于内在,亚专业的发展要与科室发展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每个科室要与正在建设的新区医院相结合,为科室的重大规划提出了前瞻性的意见。在质量控制上,各科室要更加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让医院各个科室拓展业务、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让MDT的发展更加和谐。在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会上,王东书记还就申报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省级临床研究中心做了相应的规划和部署,为各个科室近几年的发展打开了思路。
在对肾病泌尿病区、疼痛科等科室调研会上,院长鲜于剑波详细了解了专业科室的发展现状和规划。鲜于剑波院长从人力资源到科室运营管理几方面为相关科室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应尽快安排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确定亚专业,明确研究方向,促进科室发展;同时对年轻医生提出了希望;科室在注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应不断收集数据总结经验,将其转化成学术及科研成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保持团队活力。鲜于剑波院长强调:做好一名合格医生的同时也要当一名好老师,给学生做好榜样,将中心医院几代人创建的成果予以传承与发扬。
与此同时,院班子成员党委副书记何梅,副院长王羽、徐卫云、杜继宇、杨培,纪委书记曹建分别通过调研会,全面了解各科室学科建设等工作的现状及近期工作重点,并根据科室情况结合绵阳同级医疗单位及省上同专业科室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找出了科室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对科室发展进行详细部署,制定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案。
【延伸阅读】
增强科研教学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科研、临床及教学能力是衡量是否达到国内一流医院的标准。绵阳市中心医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坚持以持续提升医院科研水平为重点,探索科研培训与科研(MDT)协作模式,积极申报高级别科研课题和成果。先后编辑出版了《地震灾害医院医疗救治分析》、《护理驱动力—护士岗位管理创新与实践》、《医院综合目标管理与务实》、《现代临床检验诊断大全》等多部医学专著,近三年,获市厅级及其以上科研立题90余项、市级及其以上科研成果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700余篇。
重点学(专)科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在医院的发展中起着榜样性、带动性的作用,是医院的品牌标志。医院始终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打造优势学科群,切实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医院省重点学(专)科13个,市重点学(专)科29个。
在临床及教学中,绵阳市中心医院是国家卫计委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4个专业纳入基地管理)、四川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截至2016年,累计注册学员839名,结业学员380名,合格率98.45%。
绵阳市中心医院还是多家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是成都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及重庆医科大学非直管附属医院,西南科技大学医学影像技术卓越人才技术培养中心。年接纳各类学员1000余人。医院与各高等医学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截止2017年,医院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6位,共培养硕士研究生近40名。
为实现“以教促医、教学相长”和医院的转型升级,绵阳市中心医院始终坚持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强化教师队伍能力建设、加强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为工作重点,从而推进医院持续稳步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