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狠抓科技创新又催生一项发明——SCI刊发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专业学术文章
2012-04-18肿瘤科
近日,肿瘤科的的又一篇SCI文章诞生。放疗机房郑旭海和戴堂知等的文章《下肢放疗固定新方法》被国外《放射治疗》杂志采用并刊登,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为2.4.
这是肿瘤科第二篇SCI文章,杜小波主任给予“肿瘤科目前最有意义,对放疗学最有贡献的文章”的评价。而业内专家对该文章的学术价值和临床贡献也是予以了充分肯定,在四川靶向治疗专委会的论文比赛中,该文章被来自十二位国内专家评为一等奖,并由放射治疗专业的唯一一位院士于金明院士亲自颁奖。
据了解,该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在下肢放疗的固定上发明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固定方法。下肢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精确度要求是误差不能大于5mm,故下肢在放疗时的固定一直是道难题,在全球放疗界奉为经典教材的著作《放疗理论和实践》一书里,下肢肿瘤放疗的固定采取的是用物品夹靠的方式(如下图)
该方式虽然对患者下肢采取了固定,但由于取材不统一,方法不确定,在固定时难免造成过大的误差,不能保证固定的精准性和重复性,容易给患者带来难以避免的伤害。而我科放疗室的技术人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利用加速器上的配件结合自创的体模,创造性的发明了新的固定方法(如下图)
该方法在选材和固定方式上都比现在通行的下肢固定方法更统一,更精确,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减少损伤,而且该方法简便易行,不给患者增加过多经济负担。通过对我科近期下肢肿瘤放疗患者采用该方法固定的疗效观察后发现,该方法固定科学、可靠、实用。
科研的价值在于创造,文章的意义在于启迪,而创造和启迪又以运用于临床,带来实际的贡献为最佳。此篇文章带给放疗界更多的启示,我们期待某天它会被全球放疗界所接受,成为新的下肢肿瘤患者放疗固定的标准,为广大患者争取更多的疗效!
链接:SCI ,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 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 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 1945 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 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