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党员讲过去的事 肾病泌尿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9-04-09泌尿外科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历经风雨考验的老党员是党组织的巨大财富,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用他们的点滴影响着身边的人。肾病泌尿党支部2019年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听老党员讲过去的事”,通过采访离退休老党员,听他们讲诉科室发展的故事,向他们学习和致敬,激励年轻人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3月29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肾病泌尿党支部在王小平组织委员的带领下一行人踏进了有着36年党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泌尿外科第一任主任王兆华老先生的家。王兆华老先生虽已87岁高龄,但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看到年轻一辈的泌尿接班人,无比的欣慰。嘘寒问暖,把话家常,听一听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听一听老党员,给我们讲那些过去的事。
1955年王兆华老先生大学毕业,离开故乡江苏,支援贫困地区来到了绵阳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现绵阳市中心医院),后与分配到药房的上海人朱阿姨走到了一起,从此两位老人扎根绵阳,为中心医院的发展贡献了一生。提及老先生当年精湛的专业技术,老先生连连摇头说:“我的技术和很多大家相比都不算什么,待在医院大半辈子我最骄傲的事莫过于让医院的泌尿外科从无到有。”
1978年,王兆华负责组织和建立了绵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并担任主任,全科共12张床位,3名医生,3个人既要负责门诊,手术,还要管理病房。朱阿姨提及此感慨的说到:“那个时候为了把科室建起来王兆华周末从来都不休息,过年也几乎没有放假,没有回过老家”。在那个设备有限,人员不足,技术滞后的年代,老先生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订阅多种医学杂志,挤出时间攻克英语,翻译国外文献,及时了解国外泌尿外科发展现状,开展先进技术。在省内同级医院中率先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经尿道膀胱窥镜下膀胱碎石术等。同时老先生还潜心研究,开展高难度手术,解决了不少的疑难杂症,获得了病人的好评。如采用原位肾动脉低温灌注,改进单纯断流缺血对肾功的不利影响;通过肾门实质切开取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联合放射科开展淋巴管造影诊断乳糜尿及肿瘤的腹膜后淋巴转移,该项真短在那个年代省内也少又开展;对一例罕见的阴茎、阴囊转位畸形施行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静静地听着老人的讲述,望着他坚毅的眼神,在坐的各位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看到了那个门前停满了自行车的第一人民医院,看到了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普通、坚守、亲切、认真、执着、奉献。于我们年轻一代的新党员,都应该向他们致敬和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苦,敢于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敢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
临行前,支部对王兆华及家人为医院发展所作的贡献再次表达感谢。老先生也对年轻一辈的泌尿接班人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年轻人不要怕吃苦,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为支部,为泌尿外科的发展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