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引导气管插管处理困难气道 我院麻醉技术又上新台阶

2019-02-21麻醉科

近日,我院耳鼻喉科收治一位因“胆脂瘤、慢性中耳炎”导致耳聋的12岁患儿,拟在全麻插管下行乳突改良根治术。术前气道评估:患儿因颌面部外伤术后导致下颌短缩,小下颌,张口度0.5cm。此例病例为罕见的困难气道。若气管插管失败,无法建立通畅气道,不但无法手术,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麻醉风险极大。

麻醉科主任李军充分评估病情后,决定实施清醒经鼻气管内插管,并为患儿制定了建立气道的详细方案。手术当日,患儿进入手术室,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充分表面麻醉后,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保留自主呼吸,在纤支镜引导下进行经鼻气管内插管,但由于患儿下颌短缩,声门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气管导管始终无法顺利进入声门。李军主任当机立断,决定采用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即取中心静脉穿刺包中的深静脉穿刺针经环甲膜穿刺进入气管,经穿刺针置入导丝,导丝经鼻孔引出,将气管导管套入导丝经鼻孔插入,沿导丝缓缓送入声门,立即将导丝从气管导管口拉出,进一步送入气管导管至适宜的深度,固定气管导管,插管成功。手术结束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随访患儿无不适。

处理困难气道是临床麻醉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困难气道的处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一旦处理不当,气道不通畅数分钟,就可导致心脏骤停,大脑损害,甚至死亡。处理困难气道能力是麻醉科技术水平最直观的体现。

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技术是处理困难气道非常有效的方法,据悉,此项技术在我院尚属首次开展。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新技术的开展为我院处理困难气道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提高了临床麻醉工作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