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6月明星娃娃出院了
2019-05-23宣传科
绵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的病房内,又是一群穿着白衣大褂的医护人员围着才满6个月的“明星娃娃”小浩的周围,“小朋友今天精神怎么样啊?小朋友今天吐奶了没啊?“,每当医生看到小浩胖嘟嘟的小脸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关心了起来。原来在一个月前,5个月大的小浩在当地检查出小浩患有食管裂孔疝,杨女士一家人带着小浩经过了一番周折,最后在我院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杨女士是小浩的母亲,今年4月,发现5个月的小浩出现了反复呕吐的症状,细心的杨女士不认为这是常见的小孩吐奶现象,当即把小浩带到了当地的市级三甲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裂孔疝、支气管肺炎,在检查中还发现小浩左侧腹股沟处有一斜疝,检查结果一出,杨女士忧虑不已。当地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是请上级医院派专家来做“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费用较高,而且不能同时做腹股沟手术,要另外选择时间进行腹股沟手术。家境并不宽裕的杨女士决定再四处询问下,寻找能独立做这个手术的医院。
王先生是小浩的父亲,绵阳市盐亭县人,全家长期居住在遂宁。4月底,王先生拿着提前预约好儿外科主任刘钧的号来到我院门诊。在诊断间,刘钧主任热情地接待了王先生,王先生怀着试试看的态度询问了刘钧主任是否能在我院做手术,是否能用微创方式做这个手术,“能”“能”,刘钧主任坚定的两个“能”让王先生吃下了颗定心丸,同时还告诉王先生我院小儿外科已经有几次成功的案例,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就这样,王先生毫不保留地相信了我院小儿外科,相信了刘钧主任。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低,是出生前食管裂孔未发育完整,胃大部分从腹腔突入胸腔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主要以呕吐和反复的肺炎为主要表现,对孩子的进一步生长发育影响巨大。这种疾病的治疗难度大,一般在大的儿童专科医学中心以常规开胸的手术方式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易复发。近年来,国内有少数的一些医院行腹腔镜经腹手术,创伤变小了,降低了并发症,有效地杜绝了复发。绵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积极跟进国内先进技术,利用腹腔镜完成该类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患儿5月龄,长期呕吐,发育较差,体重只有7.5公斤,患儿的腹腔很小,操作空间太小,操作难度极大,对于小儿外科团队也是一场考验平时积累经验的实战。
5月10日,小浩完善了住院手续住进了我院小儿外科。
5月14日9点,小浩手术正式开始,在主任刘钧、主管医生杨健、管床医生蒲永斌等医生护士通力合作下,历时两个半小时,顺利完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防返流术,同时加做了腹腔镜左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刘钧主任告知王先生患儿手术非常成功后,王先生一家人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一家人十分激动,不停的感谢刘钧主任。
术后,小浩转到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术后病情观察,翌日病情稳定,转回儿外科普通病房,小浩进行了床旁消化道造影,提示造影剂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内,未见返流,胃从术前的胸腔位置降至了左上腹正常位置,手术效果肯定,目的达到。手术第二日胃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没有再出现呕吐,肺部炎症也逐渐消退。
在小儿外科的一周康复期里,小浩的可爱得到了科室的宠爱,不时有医务人员来到小浩床旁关心小浩的病情变化,还经常去逗小浩开心,小浩开心的微笑就是小儿外科医务人员们最大的快乐,刘钧主任还昵称小浩为“明星娃娃”。21日,王先生办理好小浩的出院手续,在医务人员的欢送下,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我院。
刘钧 小儿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①新生儿外科:食道闭锁、肠闭锁、肠狭窄、高位直肠闭锁、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胸腹腔肿瘤切除、新生儿膈疝。
②小儿普通外科:胆总管囊肿、经肛门脱出式巨结肠根治术、腹腔复杂肿瘤切除。
③小儿骨科及矫形:关节附近复杂骨折、马蹄内翻足矫治、髋关节发育不良矫治、脑瘫及儿麻后遗症肢体畸形矫治。
④小儿泌尿外科:肾部分切除、输尿管上、下段病变(离断式肾盂输尿管吻合、cohen手术)、尿道下裂矫治、性别发育异常。
⑤小儿普胸:肺叶及肺段切除、纵膈肿瘤切除、食道狭窄、膈疝及食道裂孔疝、漏斗胸NUSS手术。
对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罕见疾病、损伤等的诊断、治疗及手术具有丰富的经验,治疗效果良好。
专科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星期二、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