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日记】我的奔跑希望能留住您逝去的步伐
2018-10-23麻醉科
2018年10月8日我告别了亲人,搭乘大巴车从绵阳出发,经过十二小时车程来到海拔3300米的壤塘。我就成了绵阳第四批援壤干部,医院第五批援藏干部。为了防止高原反应,一想身体不错的我还是预防性的喝下“红景天”,可头晕、头痛、失眠、心悸还是向我袭来。
突发险情 患儿生命危在旦夕
来到壤塘第一天便是一整天的手术,回到住处我准备上床小睡一会儿。叮铃铃!...“喂!您好!我是孙德友,请问哪位?”“孙医生!快来县医院外科,有一小孩头部受伤!需要抢救!”“好!我马上就到!”披上服、拉开房门...“您去哪里?”“我去医院抢救病人!”和室友简单告别后向医院奔去。很快我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心跳越来越快速。“宝贝儿!你可要挺住!我马上就来救你!”脚下的步伐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到达了壤塘县人民医院外科病房。
“您是?请出去等下!我们正在抢救病人!”病房里面聚集了壤塘县县医院的罗院长、袁院长以及众多不知名的战友。他们早已对小受伤小孩展了开抢救。“我是新到的麻醉医生,我叫孙德友。”“喔~孙医生!快!这患者七岁!晚饭后被重物砸伤头部,晕迷,鼻腔出血,需要抢救。”“患者头部受伤处于晕迷状态、鼻腔出血、有呕吐、误吸风险!必须建立人工气道保护呼吸道防止返流误吸!但气管插管设备在手术室,我没有门禁卡。您们谁有?帮我开下门。”“我有!走!”
我和一不知名护士跑步来到手术室,准备气管插管设备。“有人!里面有人!”“谁呀!喔,是俄老师。您已经准备好啦?”“对!准备好了。”“不行!这根气管导管可能偏大。我看小孩不像七岁,最多五岁。这根导管有可能无法使用。”“对!孙老师说得对!我们这的小孩比实际年龄要小。因为这边小孩年龄包括胎儿期。也就是母亲一怀孕就开始计算年龄。”“好的!换一根!”“把光棒也带上吧!”
我们一行三人带上气管插管设备,快速来到外科病房,准备给小孩建立人工气道。“我来吧!”俄医生接过喉镜开始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不行!咽喉部有血!影响插管!”“吸引!把血吸干净再试!”吸引以后俄医生再次进行插管。“不行!有食物返流!”话音未落,只见大量食物一堆一堆的向外涌出。
险情不断 接过生命接力棒
“我来!”我快速接过生命抢救接力棒。“快!取掉吸痰管直接用吸引管吸引!”我直接用吸引管进行吸引口腔异物。“不行!喉镜!”粗大的吸引管还是很快被呕吐物阻塞无法使用。“你!想办法疏通吸引管;你!严密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随时告诉我数字;你准备阿托品0.5mg、肾上腺素1mg;”简单下完医嘱后左手用喉镜打开患儿口腔,右手食指伸进患儿口腔掏出呕吐物。“来!孙医生!吸引管通了!”我接过吸引管,边吸引咽喉部呕吐物一边仔细寻找声门。“孙医生血氧饱和度60%!”“气管导管!快给我5号气管导管!”我刚听到降低的血氧饱和度时,如同在茫茫大海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声门。眼睛紧盯声门不放,接过气管导管,用导管轻轻的拔开食物,看准声门把气管导管快速插入气管内。“快!拔管芯!”身旁的战友立即拔除气管导管管芯。接过战友递过来的简易呼吸器控制患者的呼吸。40%、45%、50%、65%、...90%“成功了!成功了!我打开了生命之门!”我一边用简易呼吸器控制呼吸,一边心里暗暗高兴!
“来!把气管导管内的异物吸出来!”身旁战友迅速用吸痰管吸尽气管内异物。很快气道压力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也慢慢进入三位数(100%)。随后在我不间断控制患儿呼吸同时罗院长亲自用自己的食指清理患儿口腔异物。
“不好!心率在降!快!阿托品0.3mg静脉推注!肾上腺素0.5mg准备!”刚清理完毕小孩呼吸道及口腔异物,我发现患儿心率明显下降,迅速从140次/分降至60次/分,而且还有下降趋势。外科护士立即推注早已准备好的阿托品。很快心率从40次/分升到了130次/分。
虽然气管插管已经完成但我没立即离开病房,我把近几天患儿病情发展并及时把病情资料发给绵阳市中心医院脑外科、儿科专家及时对后期治疗给予专业建议患儿伤情,并及时成立了以壤塘县医院罗院长为组长,绵阳市中心医院、绵阳市四0四医院多位专家参与的多中心、多学科联合抢救小组。壤塘县医院虽然地处高原,医设备和内地相比有所差距。但抢救小组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全力抢救、精心治疗此患儿。截至发稿时患儿病情稳定但仍没脱离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