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续力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
——中国医疗技术大会高质量发展阶段下耗材精细化管理分论坛在成都召开

2024-09-30

9月28日,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绵阳市中心医院承办的中国医疗技术大会之高质量发展阶段下耗材精细化管理分论坛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论坛有幸邀请到分别来自省内外各头部医院的9位耗材管理负责人,他们聚集当前医用耗材管理的要求、难点和热点,为与会的近百名业内同道传经送宝。

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任马丽平致辞,她谈到,在医用耗材的采购、储存、使用、货款支付等多个环节都存在风险点,做为医用耗材管理者,需要梳理管理职能,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在医用耗材的采购、高效配置、标准化用耗以及成本效益管理等方面努力探索,做好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医用耗材的管理价值。

论坛授课环节由杨培副院长主持。杨培副院长讲到,我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首批批准成立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规范标准项目管理规范基地”,此基地的建立旨在引领区域内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水平提升,本论坛也是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推进西部地区医疗器械管理与医学工程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蔡葵会长分享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历程、CHS-DRG2.O版分组落地执行、DRG的关键指标与应用、DRG对医院的影响与医院的应对策略、DRG下耗材管理,提出医用耗材价值评估的内容与方法,通过耗材价值评估并借助信息化助力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

张磊副院长分享了医用耗材管理专家共识内容,专家共识覆盖了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强调了信息化是医用耗材管理不可或缺的要件。

肖雪副院长分享了在设备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重复购置、配套耗材贵,以及耗材管理中的医保报销、治疗收费无法全覆盖等医用物资管理难点的解决之道,在医用物资的需求论证、准入评价、使用评价等环节引入卫生技术评估,使医用物资的准入决策更科学、使用评价更客观准确。

   杨培副院长从行业视角、医院管理者视角、临床医生视角、医工视角等多从视角下分析了医用耗材管理要求与需求,介绍了我院医用耗材管理难点及应对策略,分享了我院DRGS付费机制下“倒挂”病组耗材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的经验,并提出建立医用耗材分析评价监测系统、建立智能物流及运营模式,来提高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能。

   李刚部长分享了他们在应对医用耗材管理中的问题时,采用HB-HTA(医疗器械卫生技术评估)对医用耗材准入和使用等环节进行评估的管理经验,做好耗材管理的放、管、服,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患者,实现价值医疗。

罗冰洁副科长分享了华西医院在迎检国家医保飞行检查的医用耗材管理实践经验:持续健全管理制度与流程、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科学的集采报量和集采使用管理等,特别强调依托信息化实现供应商、医院、医保三方联动,为耗材全过程管理、降本控耗、提质增效提供数据支撑,以满足医院医保对耗材的管理要求。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中,我院胡方主任介绍了构建医院耗材监管指标体系的意义和难点,邀请讨论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指标体系。廖正步处长建议围绕重点的高值耗材、十八类重点管控耗材、耗材占比、医疗费用占比、使用评价、医德医风等方面去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信息化实现指标的动态监测。周龙甫副处长建议构建的指标应构建学习型监管思维,向生产厂家学习、向使用者学习、向同行专家学习,保证可持续发展。谢贤凯部长建议根据医院耗材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对标国考、医保、医院战略对耗材管理的要求构建监管指标,打通HRPHIS系统,通过信息化进行动态监管,提高耗材管理效能。

会议在专家们热烈、真挚的分享交流中圆满结束。杨培副院长总结到,在高质量发展中、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在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新形势下,对医用耗材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如何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做好医用耗的精细化管理,是耗材管理者永恒的课题。我们作为医用耗材管理者,需要持续学习医用耗材管理的相关知识、解读领会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完善优化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体系,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效能,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