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3小时窗口期 卒中患者脱离危险
2015-08-12神经内科
8月8日上午,绵阳市三台县一名医务人员在工作时突发左侧肢体偏瘫、意识丧失,通过组织化卒中管理网络紧急传递病情,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段劲峰、副主任医师陈忠伦在最短时间内诊断病症,实施对症溶栓治疗,使患者迅速脱离危险,排除引起后遗症的可能。
通过电话问诊和指导检查,主任医师段劲峰、副主任医师陈忠诊断患者为“后循环脑梗塞,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立即将其纳入脑卒中诊疗绿色通道,开始着手准备溶栓治疗。
因当地医院没有静脉溶栓需要使用的药品和动脉取栓需用的取栓器,段劲峰主任医师和陈忠伦副主任医师立即携带药品和器材冒雨驱车赶赴三台县医院,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同时通过电话及科室微信群召集卒中小组立即进行术前评估和讨论,根据患者体重、评分及影像学资料等情况,精确计算用药剂量,在溶栓时间窗3小时内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
随着溶栓药物一滴滴地从静脉进入患者体内,患者在1小时内意识由深昏迷逐渐清醒,左侧肢体肌力恢复到5级,静脉溶栓治疗成功。静脉溶栓术后,陈忠伦副主任医师又为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证实患者右侧椎动脉血栓在溶栓治疗后几乎消失。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后遗症。
绵阳市中心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在指导辖区开展预防和治疗卒中疾病工作的同时,牵头建立起区域内组织化卒中管理网络,让患者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有效治疗。2013年《区域性组织化卒中管理在川西北县级医院的应用》被确立为省级科研立项项目,广泛运用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疗和远程卒中管理。通过组织化卒中管理科研不断的实践,逐步完善针对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的灵活诊疗模式,克服了因病情危重、难以转运等原因难以转送至上级医院的问题。极大的缩短了区域内卒中急诊处理时间,提高卒中诊疗服务质量,拓宽卒中超急性期溶栓治疗覆盖率。
相关连接: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