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 互助 博爱——绵阳市中心医院志愿者活动沿革及现状
2014-11-25宣传科
绵阳市中心医院志愿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志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在医院开展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医院党委书记为志愿服务大队长,各支部书记为中队长。
其中,党委办公室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志愿服务工作。医院志愿者活动分为院内志愿者、高校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三部分,医院团委、各党支部、护理部为志愿者活动的具体实施部门。
院内志愿者
【沿革】院内志愿者雏形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时为绵阳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范围覆盖德阳、遂宁、广元的19个县市。医院承担起了下级医院和偏远地区巡回医疗工作,深入当地指导群众开展用医用药指导。
自70年起至今,医院受卫生部、卫生厅委派,开展援助非洲医疗工作,抵达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南非等国家,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
80年代起,院党委对口帮扶北川小元小学。全院职工捐款捐物,定期前往小元小学,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师生生活状况尽到了努力。
90年代起,医院青年医护人员在院团委的组织下,深入绵阳各县市、乡镇、社区开展义诊活动,送医送药到每一位需要的群众手中。
【现状】
2014年5.12国际护士节前夕,我院护理同仁倡导和参与了“护理健康行-全市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大型护理义诊活动”。当日,绵阳各县市区多个义诊活动现场同时举行护理义诊活动。
2014年,绵阳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何梅,绵阳市护理部主任王海燕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四川分队成立大会。何梅作为志愿者代表在大会上做志愿者宣誓。
“晓燕服务志愿队”是我院独具特色的院内志愿者组织,为我院住院病人奉献爱心(献血、血小板)。同时,如防治糖尿病小分队等专业护理志愿者服务团队应运而生。此外,按照市文明办要求,我院有8名职工成为全国(省级)文明单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同时,医院还以健康日或者节假日为依托,组织针对乡镇、社区和敬老院的志义诊活动。
2014年1-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团委青年志愿者以院外志愿者进医院进行导医、分诊、健康教育宣传、心理疏导,医院志愿者进社区开展义诊、健康讲座,医院志愿者下农村支援农忙等形式,累计进行志愿者服务1760余小时。
2014年,各中队(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开展义诊、健康教育、送医送药等活动20余次,在病友资源中心开展健康宣教活动24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
医院团委还以团支部为单位,与49名生活不便的医院离退休职工结成服务对子,上门为老人进行健康咨询,提供生活服务和家庭访谈。
此外,医院以“千名干部下社区”、“学习兰辉帮助失地农民”专项活动为契机,7个支部分别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出资近2万元购买米、面等生活用品看望困难群众40人,送电脑2台、空调2台等。
高校志愿者
【沿革】
高校志愿者活动始于本世纪初,当时结合市内大型活动,院团委与各高校团委联系,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市内各种大型公益活动。
2008年5.12地震期间,大批高校志愿者自发地来到医院参加抗震救灾。学生志愿者搬运病人、维持就医秩序、对震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为抗震救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震后高校志愿者进医院开辟了崭新的尝试。
【现状】
5.12地震后,医院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5所大中专院校签订了协议,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的学生志愿服务。我院负责对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逐步健全规范了培训、管理等流程。
社会志愿者
【沿革】
5.12地震期间,广大市民自发前往医院,为受灾民众及医护人员送水送饭,参加到搬运伤员、维持秩序等力所能及的活动中。
【现状】
今年8月,医院正式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8月8日,台湾志愿者林陈秀美女士在病友资源中心填写社会志愿者服务登记表,成为医院第一位登记在册的社会志愿者。
如今,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康复医学科为试点,社会志愿者的建章立制、招募培训、上岗服务等工作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今年8月,医院以病友资源中心为依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基地,由志愿者服务办公室专职从事医院志愿者事务。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绵阳市中心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有很多不足和亟须完善之处。尤其是社会志愿者这一块的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阶段。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携起手来,传递爱心,帮助他人,提升自己!
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