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烟囱”手术扫除胸腔“炸弹”
2014-08-22宣传科
76岁的张婆婆家住广元剑阁,不久前,她突然出现剧烈胸背疼痛,家人辗转数家医院,最后慕名来到了200公里以外的绵阳市中心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她患上“胸主动脉夹层瘤”。所幸,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及时给她血管内装上“烟囱”,挽救了她的生命。
原来,张婆婆长期患有高血压,自己平时生活不注意,也没有吃药控制血压。长期没有控制的高血压终于导致了“主动脉爆裂”!通过CT检查,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岚杉发现张婆婆心脏出口不远处靠近左侧颈部动脉根部的主动脉有一巨大破口,破口向下撕裂形成巨大夹层动脉瘤。破口位置侵犯左侧颈动脉等流向颅内的动脉血管,并且病变动脉随时可能破裂,其结果几分钟内就可能危及生命。
由于张婆婆年纪大,基础病多,且动脉瘤已经开始出现破裂征象,胸腔出现积血,开放手术难以完成。情况紧急,必须立刻实施手术,血管外科主任蒋岚杉立即组织科室医生对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最后决定采用独特的 “烟囱手术”排除张婆婆胸腔“炸弹”!
手术具体方案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及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手术方案确保了破口封堵和左脑血流。该手术只需在左肘、左颈和右腹股沟分别切一个小口或穿刺,在胸主动脉置入一个覆膜支架,将夹层动脉瘤破口封死;沿左颈动脉置入小支架,远端定位于升主动脉,从而像“烟囱”一样将升主动脉的血流通过支架引入颈动脉内,再流至大脑。
手术过程虽然复杂,但熟练掌握介入技术的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医生们,耐心细致,手术进行十分顺利,术后造影显示支架堵住了大动脉破口,瘤体消失,颅内血流通畅,手术时间仅两个多小时。目前,张婆婆已经顺利出院。
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蒋岚杉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多数都因高血压引起,由于主动脉内膜破坏,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壁内血肿,情况非常危重。绝大多数病变起始于胸主动脉段,仅有5%病人为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未接受治疗的病人近一半于发病48小时内死亡,1周内病死率高达2/3。这种独特的“烟囱”技术操作难度大,该项技术目前在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医院开展。
最后,蒋岚杉提醒,目前一般体检项目中没有针对主动脉瘤的检查,他建议长期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最好定期到医院检查,仅需无创的普通血管彩超检查就能排除该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