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 改革促进大发展

2009-10-21绵阳晚报 2009-10-15 社会热线

庆祝绵阳市中心医院建院70周年绵阳人民心中的医院系列报道之二

    医院新机制: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改革是原动力,改革是发动机。回首绵阳市中心医院的70年,是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7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给绵阳市中心医院带来了蓬勃生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绵阳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绵阳市中心医院历届院班子审时度势,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在人才、服务、技术、管理、设备上大做文章。

1984年,医院首次实行党政分工的院长负责制,赋予了院长全权负责医院行政业务工作的权限和职责, 1985年始,医院启动了以定员定编、干部职工聘任制、严格考勤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建立一定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1999年,医院作为绵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人员聘用制、改革分配制度、职称评聘、分流安置未聘人员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先后制定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工资分配及科室成本核算方案全院聘用实施方案干部选拔聘用管理条例17个改革配套文件。逐步实行了以事定岗、以岗定编、以编定员,全员逐级聘用,以及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人事方案。打破过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一刀切局面。实现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机制。

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和有竞争、有激励、有责任、有约束、充满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职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文明服务意识显著增强,病人的满意度稳步上升,医院实力空前强大。

使用人发展人

筑巢引凤 构筑人才高地

医院是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区域。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为绵阳百姓提供过硬的医疗服务。市中心医院历届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坚持稳定一批、引进一批、培养一批、深造一批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当初的在职职工24人,到现在1600余人的专业医疗队伍,绵阳市中心医院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医院采用全员逐级聘用、干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制等手段营造能上能下的人才通道,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自1999年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全院共低职高聘69人次,高职低聘218人次。其中副高破格聘用为正高6人次,中级高聘为副高29人次。其中副高破格聘用为正高6人次,中级高聘为副高29人次。

随着从使用人发展人的观念转变,医院坚持请进来,送出去:医院多次邀请美国心连心、欧洲心血管中心等组织来院交流;2002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研究所所长黄志强教授,北京医院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腹腔镜学组组长刘国礼教授应邀来院指导我院腹腔镜工作,黄志强院士接受了医院名誉院长的聘任。医院还先后邀请了国际国内多家著名医学院校和管理学院的专教授来院讲学和对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医院每年组织这样的培训近40次,参加人员8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医院员工整体素质。

医院每年还投入100余万用于员工在职培训学习、研究生教育以及奖励科教研有突出贡献的人员。2001年,医院出台了《关于委培研究生的规定》,鼓励医院职工在职攻读研究生。每年送出近200名干部职工参加临床或管理研修班的学习,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院内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造就了一大批适应医院发展形势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医院从自身员工队伍中培博士12名,研究生50余名。20027月,引进了首位医学博士,掀开了医院高级人才引进的新篇章,此后医院引进博士5名,硕士80名。

专业技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紧跟医学发展方向与社会需要,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先后建立了绵阳市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介入治疗中心、眼病防治中心以及医院的内腔镜治疗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呼吸睡眠障碍疾病治疗等十余个医疗中心。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儿科等在临床一级学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细化和深入发展二级学科。乳腺外科、风湿免疫专业、脊柱外科血管外科、烧伤外科、高压氧等等专业纷纷脱颖而出;放射介入和腔镜诊       

疗工作均已覆盖开展相关工作的临床各专业。一些专业或诊疗技术不仅在川西北领先,并且走在了省内前列。

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使事业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也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1978年全院职工509人,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仅1人。经过30年的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院有职工1637人,专业技术人员1185人,其中高级职称267人,中级职称379人,初级职称537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39%以上。其中博士17人、研究生100余人,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省、市级科技拔尖人才及高科技人才60余人。一个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名老专家与功底扎实、思维敏捷的中青年后起之秀相结合,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结构和全方位的人才格局,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业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