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

简介

基本概况:绵阳市中心医院药学部随着医院的建立而诞生并逐步发展,通过一代又一代药学工作者的努力,已成为融药事管理、药学服务、药学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技术职能科室。2011年将药剂科更名为药学部,同年成为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3年正式下设二级科室临床药学室,2015获批建设绵阳市临床药学甲级重点学科,201712月通过验收,20207月获批建设四川省药学甲级重点专科,同年备案成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22年获批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是绵阳市医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主委单位。

药学部现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下设临床药学室、门诊西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心、西药库房、血药浓度检测室等部门。拥有Viva-E血药浓度监测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

目前主要承担药事管理、药品及消毒产品的采购和供应、处方(医嘱)调剂和点评、临床药学、药物临床试验、药学科研与教学、血药浓度检测、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工作,负责药品进入医院后的全程质量管理。

人才梯队建设: 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80名,其中主任药师4名,副主任(中)药师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14名;17名临床药师,11名通过岗位培训,7名获得带教师资资格;9人分别在省、市学术专委会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等职务;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1人担任四川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四川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药学部近年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先后培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人。选派10余人次到国内一流大型医院进修学习。

特色工作:

近年药学部积极推进处方前置审核、处方点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药学门诊、血药浓度检测、互联网+药学服务、临床教学、临床科研、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建设等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促进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促进药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以下特色工作:

1.有专科专职临床药师12名,分别承担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儿科、感染科、心胸外科的临床药物治疗实践工作,为患者及医护提供用药咨询,用药教育,开展药学查房,进行药学会诊,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等。

2.开通有药学门诊,解答用药疑问,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与处理,用药风险评估等,提供药学建议,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3.血药浓度检测品种逐年增加,目前可对以下15种药物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环孢素、他克莫司、霉酚酸、地高辛、氨茶碱、多索茶碱、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万古霉素、伏立康唑、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华法林。检测结果根据药代及药效动力学给出药学建议,临床药师还会针对住院患者结合临床转归进行解读,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4.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筹建于2017年,设立有机构办公室、中心药房、资料室、档案室。机构办公室负责全院药物临床试验的组织、协调、实施、监督等工作。机构制定有一整套相应的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SOP)和质量控制体系,近年来临床试验机构立项90项,经费达2252万。

科研教学:药学部确定四个研究方向,近年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16篇,总影响因子43.477参与编写专著5部。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承担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2项。《医院临床药师制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二等奖,《临床药师参与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研究》获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科研孵化项目三等奖,《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慢性疾病治疗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应用评价研究》获2021年四川医学(青年)科技三等奖。

药学部还是西南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药学及临床药学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招收学员20期共113人,已结业100人,为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批合格的临床药师。1名带教老师荣获全国“临床药师带教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