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记得江东诗句好,淡烟乔木是绵州。

绵阳市中心医院坐落在绵阳市繁华的城市中心,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绵阳公路卫生站,先后历经四川省立绵阳医院、绵阳专区医院、四川省绵阳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名称嬗变,1985年正式更名为绵阳市中心医院。86年风雨兼程,历代中心医院人秉承崇尚生命与科学的价值观和仁爱、诚信、敬业、创新的医院精神,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诊急救、灾难医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已成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是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单位,成功获批组建全国地市州唯一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获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医院学科综合实力区域内领先。47个临床专业中,消化内科立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省级重点学(专)科22个,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立项省临床重点专科,获批四川省重症区域医疗中心、省消化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有市级重点学(专)科41个、市临床重点专科10个,绵阳市急救中心、癌症防治中心等12个市级诊疗中心、36个市级质控中心设在我院。在最新四川省医疗服务与质量报告中,16个专业位列全省前十,入围数量居全省地市级医院首位。其中消化内科连续3年、泌尿外科连续2年保持全省前3在最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中,我院保持A+水平,位列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前10%。高层次人才方面,有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省、市各类称号人才170余人,高级职称600余人

医疗方面,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326张,有47个临床科室,设专家门诊157种,开展21个多学科联合门诊;出院患者病例组合系数(CMI1.24,微创手术占比25.09%、四级手术占比24.81%、日间手术占比55.96%2024年门(急)诊服务243.6万人次、年住院服务11.4万余人次、年手术量4.6万余台次、平均住院日6.7天;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领域、呼吸消化内镜和超声放射介入诊疗领域、恶性肿瘤的免疫、靶向、精准放疗等综合治疗领域、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危急重症综合救治领域和麻醉舒适化医疗领域等在区域内具有突出技术优势,可独立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TAVR术、TEER术、David 手术等高精尖医疗技术。医院被授予成为国家心脏瓣膜病建设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妇科内镜医师培训成员单位、全国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省级两癌筛查、实用微创技术适宜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教学方面,在持续做好本科临床实践教育和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培训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为一体的教培体系。有博导4名、硕导78名、双聘教师38人,全院临床带教师资1400余名,累计培养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作为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现建成全科等20个住培专业基地、2个全科基层实践基地、1个国际造口学校实训基地、11个国家和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累计招生2000人,2024年合格率98.46%100名临床药师学员于我院顺利毕业。每年承担绵阳市及周边地区3000余名考生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工作,3300m2的医学模拟中心设内外妇儿等10类实训室,配备急救/重症无线智能模拟人、SimMan3G全功能高端模拟人,开展培训项目80余项。

科研方面,大力开展聚焦核医学的有组织科研,以国家卫生健康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医疗设备转化应用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绵阳市麻醉与神经调控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打造集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链条科研及转化平台,核医学产学研用全场景应用条件完备。医院现有12个药物临床试验备案专业、47个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专业,取得川西北唯一放射性药物使用许可证(类),建成川西北唯一放射性药物研究中心和SPF级动物实验中心。3年作为主研单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28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超1.37亿元;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核医学科科技量值居全国第57位、全省3位;护理学居全国第75位、全省第6位。

管理方面,建立战略导向的业财融合运营管理体系,采取“医生+管理者”模式,持续推进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深度融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导向,深入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用就医、一次挂号管三天等惠民服务,提供互联网医疗、 AI 辅助病情咨询、AI 导诊、24 小时智能语音客服、医保“码上、无感”支付、床旁结算等便捷服务,门诊患者满意度99.39分、住院患者满意度98.17分。

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主动践行社会责任,派出妇产、麻醉等100余名医疗专家赴非洲、莫桑比克等国家参加援外医疗工作。积极开展对口帮扶、“组团式”帮扶及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派出援外援彝援藏16人、驻村帮扶9人;3批次医护人员组团式帮扶剑阁县人民医院;医联体涵盖103家成员单位,覆盖甘肃、陕西等周边省市,帮扶10家医院晋升三甲。

医院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政治品格,在“5·12”汶川特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冲锋在前,先后获中央组织部授予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获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的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政府授予的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表彰。

近年来,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在院党委四个一学科战略发展目标和建院百年两中心一平台中长期规划指引下医院聚焦学术型研究型医院战略转型,积极推进科卫协同、医教协同、医工融合,努力建设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学科集群,力求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